close

沒想到無名ㄧ篇裝不下全部啊

上回說到粉蝶兒是吧

話說粉蝶兒啊

第四折
本曲:
【粉蝶兒】
沒半盞茶時◎求和到兩回三次◎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教那廝越粧模○越作勢○盡場兒調刺◎他道你怕見官司◎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一、 宮調、曲牌

(一)宮調
  本首宮調屬中呂宮,依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認為其聲情為高下閃賺,表達之情感激動。而據鄭騫《北曲套式彙錄詳解》:『中呂宮,其律為夾鐘,其聲為宮,宋燕樂名之為中呂宮,北曲仍之。唱論云:中呂唱「高下閃賺」。簡譜云:笛色用小工調,或尺字調。』

(二)曲牌
根據鄭因百《北曲新譜》可知,【粉蝶兒】可用於散套、雜劇中,為首曲。


二、 字數

每首小令之字數,根據曲譜顯示,皆有一定,稱之為本格正字,…除本格外, 其餘多出之字即稱為襯字。

本曲:
【粉蝶兒】
沒半盞茶時◎求和到兩回三次◎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教那廝越粧模○越作勢○盡場兒調刺◎他道你怕見官司◎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北曲新譜:
【粉蝶兒】梧桐雨雜劇 白樸
天淡雲閑◎列長空數行征鴈◎御園中夏景初殘◎柳添黃○荷減翠○秋蓮脫瓣◎坐近幽闌◎噴清香玉簪花綻◎

※【粉蝶兒】共五十四字,與北曲新譜譜式的三十九字相較,多出了十五字。

分析:

本曲第一句 沒半盞茶時
聲律 去去上平平
北曲新譜 天淡雲閑
聲律 十ㄙ平平
分析 第一句「沒半盞茶時」取四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半盞茶時」。以整句意思的完整來看,分為「半盞茶」、「時」兩詞組,所以襯字為「沒」。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沒」。故此句的襯字為「沒」一字。
3.就平仄而言:
沒 半盞茶時
本曲譜式:(入作去)去上平平
標準譜式:  十ㄙ平平
與標準譜式不符,律不合。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半盞茶時」。
此句的襯字為「沒」。
結論:本句當為「沒半盞茶時」,「沒」一字為襯字。

本曲第二句 求和到兩回三次
聲律 平平去上平平去
北曲新譜 列長空數行征鴈
聲律 十十平仄平平去
分析 第二句「求和到兩回三次」共七字,經比對與標準字數同。
1.就平仄而言:
求和到兩回三次
本曲譜式:平平去上平平去
標準譜式:十十平仄平平去
與標準譜式不符,律不合。
2.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求和到兩回三次」,無襯字。
結論:本句當為「求和到兩回三次」,無襯字。

本曲第三句 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聲律 上上去去上平去去上平平
北曲新譜 御園中夏景初殘
聲律 十十平十仄平平
分析 第三句「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取七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頂天立地的男兒」。其中頂天立地為務頭,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的男兒」亦不可為襯字,而「男兒」為不可再分割之詞組。所以襯字為「你枉做個」。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你枉做個」。故此句的襯字為「你枉做個」四字。
3.就平仄而言:
你枉做個頂天 立 地 的 男兒
本曲譜式:上上去去上平(入作去)去(入作上)平平
標準譜式: 十十 平 十 仄 平平
與標準譜式不符,律不合。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頂天立地的男兒」。
此句的襯字為「你枉做個」。
結論:本句當為「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你枉做個」四字為襯字。

本曲第四句 教那廝越粧模
聲律 去去平去平平
北曲新譜 柳添黃
聲律 仄十平
分析 第四句「教那廝越粧模」取三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越粧模」。其中粧模為不可再分割之詞組,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越」亦不可為襯字。所以襯字為「教那廝」。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教那廝」。故此句的襯字為「教那廝」三字。
3.就平仄而言:
教那廝 越 粧模
本曲譜式:去去平(入作去)平平
標準譜式: 仄 十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越粧模」。
此句的襯字為「教那廝」。
結論:本句當為「教那廝越粧模」,「教那廝」三字為襯字。

本曲第五句 越作勢
聲律 去上去
北曲新譜 荷減翠
聲律 平十仄
分析 第五句「越作勢」共三字,經比對與標準字數同。
1.就平仄而言:
越 作 勢
本曲譜式:(入作去)(入作上)去
標準譜式: 平 十 仄
與標準譜式不符,律不合。
2.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越作勢」,無襯字。
結論:本句當為「越作勢」,無襯字。

本曲第六句 盡場兒調刺
聲律 上平平平去
北曲新譜 秋蓮脫瓣
聲律 十平平去
分析 第六句「盡場兒調刺」取四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盡場調刺」。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盡場」、「調刺」不可為襯字,意思上不可再分割。所以襯字為「兒」,是音樂效果輕之詞尾。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所謂句中,即句中音節停頓處,故其襯字亦容易出現在音節縫隙較寬處、句字分段處,此句中「兒」即為出現句中音節停頓處。故此句的襯字為「兒」字。
3.就平仄而言:
盡場兒調刺
本曲譜式:上平平平去
標準譜式:十平 平去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盡場調刺」。
此句的襯字為「兒」。
結論:本句當為「盡場兒調刺」,「兒」一字為襯字。

本曲第七句 他道你怕見官司
聲律 平去上去去平平
北曲新譜 坐近幽闌
聲律 十仄平平
分析 第七句「他道你怕見官司」取四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怕見官司」。其中「怕見」、「官司」為不可再分割之詞組,為務頭處,不可為櫬字。所以襯字為「他道你」。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他道你」。故此句的襯字為「他道你」三字。
3.就平仄而言:
他道你怕見官司
本曲譜式:平去上去去平平
標準譜式:   十仄平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怕見官司」。
此句的襯字為「他道你」。
結論:本句當為「他道你怕見官司」,「他道你」三字為襯字。

本曲第八句 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聲律 平平去平平去上平平去
北曲新譜 噴清香玉簪花綻
聲律 十十平仄平平去
分析 第八句「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取七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天來大殺人公事」。且天來、大殺人、公事為務頭,不可為櫬字。所以襯字為「拿著個」。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拿著個」。故此句的襯字為「拿著個」三字。
3.就平仄而言:
拿 著 個天來大 殺 人公事
本曲譜式:平(入作平)去平平去(入作上)平平去
標準譜式: 十十平 仄 平平去
與標準譜式不符,律不合。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天來大殺人公事」。
此句的襯字為「拿著個」。
結論:本句當為「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拿著個」三字為襯字。



三、 句數

  每支小令皆有其固定之句數,多於本格之標準句數,謂之增句格,少於標準句數,謂之減句格;亦有所謂「又一體」者,非增句亦非減句,只是同一曲牌之不同格式而已。 以鄭因百先生《北曲新譜》為標準譜式:

本曲句數 八句:四◎七◎七◎三○三○四◎四◎七◎
北曲新譜句數 八句:四◎七◎七◎三○三○四◎四◎七◎
增句 無
減句 無
又一體 無
結論 經比對,此首【粉蝶兒】的句數和標準譜式的句數相同,故為標準句數,是正格。



四、 句式
一個調子本格所具有的句子,其每句之字數和音節形式。

本曲句式:
八句:四◎七◎七◎三○三○四◎四◎七◎
北曲新譜句式:
八句:四◎七◎七◎三○三○四◎四◎七◎

句次 本曲 北曲新譜 比對結果
一 沒半盞茶時 3/1 天淡雲閑 2/2 不合譜
二 求和到兩回三次 3/4 列長空數行征鴈 3/4
合譜
三 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4/3 御園中夏景初殘 3/4
不合譜
四 教那廝越粧模 1/2 柳添黃 1/2 合譜
五 越作勢 1/2 荷減翠 1/2 合譜
六 盡場兒調刺 2/2
秋蓮脫瓣 2/2
合譜
七 他道你怕見官司 2/2 坐近幽闌 2/2 合譜
八 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3/4 噴清香玉簪花綻 3/4 合譜


結論:本曲【粉蝶兒】共八句,句式不合譜有兩句。

五、 聲律及韻律

(一)聲律

  聲律定義是指平、上、去、入四聲運用的規律。以下用表格方式討論之(皆除去襯字):

句次 北曲新譜曲文 自選曲曲文 北曲新譜四聲 自選曲四聲 結論
一 天淡雲閑 半盏茶時 十ㄙ平平 去上平平 律不合
二 列長空數行征鴈 求和到兩回三次 十十平仄平平去 平平去上平平去 律不合
三 御園中夏景初殘 頂天立地的男兒 十十平十仄平平 上平(入作去)去(入作上)平平 律不合
四 柳添黃 越粧模 仄十平 (入作去)平平 合譜
五 荷減翠 越作勢 平十仄 (入作去)(入作上)去 律不合
六 秋蓮脫瓣 盡場調刺 十平平去 上平平去 合譜
七 坐近幽闌 怕見官司 十仄平平 去去平平 合譜
八 噴清香玉簪花綻 天來大殺人公事 十十平仄平平去 平平去(入作上)平平去 律不合

  此曲經由與標準譜式比對之結果,發現第一句的第二個字;第二句的第三個字;第三句的第三字;第五句的第一字;第八句的第三字,皆與標準譜式不同,試各舉二十例分別將出律句之字作比較。
(結論判準為1:1可,2:3尚可,3:7出律)

第一句 出處 曲文 第二字
/四聲
標準曲 白樸(梧桐雨) 天淡雲閑 淡/ㄙ
自選曲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 半盏茶時 盞/上
例一 王仲誠(昨宴東樓套) 昨宴東樓 宴/去
例二 陳克明(怨別) 畫閣蕭疏 閣/入作上
例三 馬致遠(寰海清夷套) 寰海清夷 海/上
例四 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月館風亭 館/上
例五 蕭德祥(小孫屠第二齣) 生長開封 長/上
例六 蕭德祥(小孫屠第三齣) 一飲千鐘 飲/上
例七 無名氏(茘鏡記第三齣) 巧韻鶯聲 韻/去
例八 姚守中(朱訴冤) 魯心愚 魯/上
例九 王挺秀(怨別) 銀燭高燒 燭/平
例十 無名氏(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二齣) 積世簪纓 世/去
例十一 無名氏(鄭月蓮秋夜雲窗夢) 皓月澄澄 月/入作去
例十二 馬致遠(漢宮秋) 寶殿涼生 殿/去
例十三 關漢卿(鄧夫人哭存孝) 兩個奸邪 個/去
例十四 鄭光祖(倩女離魂) 執手臨岐 手/上
例十五 鄭光祖(王燦登樓) 塵滿征衣 滿/上
例十六 湯顯祖(邯鄲記) 秋色蕭疏 色/入作上
例十七 無名氏(龍濟山野猿聽經) 塵世榮華 世/去
例十八 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 我嫁秋胡 嫁/去
例十九 孫叔順(一枝花套) 海馬閑騎 馬/上
例二十 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 六出花飛 出/入作上
結 論 平:上:去=1:11:8
故「盞」字可

第二句 出處 曲文 第三字
/四聲
標準曲 白樸(梧桐雨) 列長空數行征鴈 空/平
自選曲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 求和到兩回三次 到/去
例一 王仲誠(昨宴東樓套) 玳筵開舞裙歌袖 開/平
例二 陳克明(怨別) 那裏也玉堂人物 也/上
例三 馬致遠(寰海清夷套) 扇祥風太平朝世 風/平
例四 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這虔婆上樑不正 婆/平
例五 蕭德祥(小孫屠第二齣) 看詩書盡皆曆遍 書/平
例六 蕭德祥(小孫屠第三齣) 醉醺醺殢人扶路 醺/平
例七 無名氏(茘鏡記第三齣) 忽驚醒枕邊春夢 醒/上
例八 姚守中(朱訴冤) 住煙村飽諳農務 村/平
例九 王挺秀(怨別) 畫樓中月兒才照 中/平
例十 無名氏(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二齣) 是家傳宦門之裔 傳/平
例十一 無名氏(鄭月蓮秋夜雲窗夢) 快袁宏泛舟乘興 宏/平
例十二 馬致遠(漢宮秋) 夜迢迢六宮人靜 迢/平
例十三 關漢卿(鄧夫人哭存孝) 看承做當職忠烈 做/去
例十四 鄭光祖(倩女離魂) 空留下這場憔悴 下/去
例十五 鄭光祖(王燦登樓) 歎飄零一身客寄 零/平
例十六 湯顯祖(邯鄲記) 下的來幾重雲樹 來/平
例十七 無名氏(龍濟山野猿聽經) 羨功名一場風化 名/平
例十八 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 來不成一個活路 成/平
例十九 孫叔順(一枝花套) 瘦人參請他醫治 參/平
例二十 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 碧大也樂雲不退 也/上
結 論 平:上:去=15:3:2
故「到」字出律

第三句 出處 曲文 第三字
/四聲
標準曲 白樸(梧桐雨) 御園中夏景初殘 中/平
自選曲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 頂天立地的男兒 立/入作去
例一 王仲誠(昨宴東樓套) 一團兒玉軟花柔 兒/平
例二 陳克明(怨別) 間別來音信全無 來/平
例三 馬致遠(寰海清夷套) 讚堯仁洪福天齊 仁/平
例四 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消疏了燕燕鶯鶯 了/上
例五 蕭德祥(小孫屠第二齣) 奈功名五行薄淺 名/平
例六 蕭德祥(小孫屠第三齣) 醉醄醄怎生移步 醄/平
例七 無名氏(茘鏡記第三齣) 起來宴日上紗窗 宴/去
例八 姚守中(朱訴冤) 醜則醜不堪畫圖 醜/上
例九 王挺秀(怨別) 繡簾前花影輕搖 前/平
例十 無名氏(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二齣) 更那堪富豪之後 堪/平
例十一 無名氏(鄭月蓮秋夜雲窗夢) 便宮鴉啼盡殘更 鴉/平
例十二 馬致遠(漢宮秋) 銀台寒燈枕席間 寒/平
例十三 關漢卿(鄧夫人哭存孝) 無正事好酒爹爹 事/去
例十四 鄭光祖(倩女離魂) 想人生最苦別離 生/平
例十五 鄭光祖(王燦登樓) 食無魚彈劍傷悲 魚/平
例十六 湯顯祖(邯鄲記) 滄桑半葉淺蓬臺 半/去
例十七 無名氏(龍濟山野猿聽經) 鬧垓垓鬥逞奢華 垓/平
例十八 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 合見這鰥寡孤獨 這/去
例十九 孫叔順(一枝花套) 藥包劉寄奴跟隨 劉/平
例二十 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 抱雙肩緊把頭低 肩/平
結 論 平:上:去=14:2:4
故「立」字出律

第五句 出處 曲文 第一字
/四聲
標準曲 白樸(梧桐雨) 荷減翠 荷/平
自選曲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 越作勢 越/入
例一 王仲誠(昨宴東樓套) 回飛雪 回/平
例二 陳克明(怨別) 分鶯燕 分/平
例三 馬致遠(寰海清夷套) 逢歲稔 逢/平
例四 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無粘帶 無/平
例五 蕭德祥(小孫屠第二齣) 隨分有 隨/平
例六 蕭德祥(小孫屠第三齣) 須仗托 須/平
例七 無名氏(茘鏡記第三齣) 微微輕 微/平
例八 姚守中(朱訴冤) 桃林野 桃/平
例九 王挺秀(怨別) 鴛衾剩 鴛/平
例十 無名氏(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二齣) 觀史記 觀/平
例十一 無名氏(鄭月蓮秋夜雲窗夢) 千里外 千/平
例十二 馬致遠(漢宮秋) 臨寢處 臨/平
例十三 關漢卿(鄧夫人哭存孝) 如蝮蝎 如/平
例十四 鄭光祖(倩女離魂) 無顛倒 無/平
例十五 鄭光祖(王燦登樓) 信讒佞 信/去
例十六 湯顯祖(邯鄲記) 乘暮靄 乘/平
例十七 無名氏(龍濟山野猿聽經) 斟禦酒 斟/平
例十八 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 捱凍餒 捱/平
例十九 孫叔順(一枝花套) 乾閣內 乾/平
例二十 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 灑才醒 灑/上
結 論 平:上:去=18:1:1
故「越」字出律

第八句 出處 曲文 第三字
/四聲
標準曲 白樸(梧桐雨) 噴清香玉簪花綻 香/平
自選曲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 天來大殺人公事 大/去
例一 王仲誠(昨宴東樓套) 拈冰丸暗藏錦繡 丸/平
例二 陳克明(怨別) 粉慵施朱唇懶注 施/平
例三 馬致遠(寰海清夷套) 股肱良廟堂之器 良/平
例四 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可甚麼了身達命 麼/平
例五 蕭德祥(小孫屠第二齣) 共詩朋酒侶歡宴 朋/平
例六 蕭德祥(小孫屠第三齣) 更教人九回千顧 人/平
例七 無名氏(茘鏡記第三齣) 力只寒衣脫幾重 寒/平
例八 姚守中(朱訴冤) 載吹笛牧童歸去 笛/入作平
例九 王挺秀(怨別) 那堪繡幃中冷落 繡/去
例十 無名氏(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二齣) 又無非四時佳致 非/平
例十一 無名氏(鄭月蓮秋夜雲窗夢) 掛長空不收冰鏡 空/平
例十二 馬致遠(漢宮秋) 宿誰家一靈真 家/平
例十三 關漢卿(鄧夫人哭存孝) 不甫能盼到宅舍 能/平
例十四 鄭光祖(倩女離魂) 得一日瘦如一日 日/入作去
例十五 鄭光祖(王燦登樓) 閃得我不存不濟 我/上
例十六 湯顯祖(邯鄲記) 淡黃生可人衣服 生/平
例十七 無名氏(龍濟山野猿聽經) 都做了漁樵閒話 了/上
例十八 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 沒收成歉年時序 成/平
例十九 孫叔順(一枝花套) 共賓郎結成歡會 郎/平
例二十 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 這場災怎生沖避 災/平
結 論 平:上:去=16:2:2
故「大」字出律

(二)韻律
  曲中協韻之規則,較詞韻為寬。北曲中可平、上、去、入「四聲通押」,亦可平、上、去「三聲通押」。南曲中可平、上、去「三聲通押」,亦可
「入聲獨押」。
  押韻規則亦有例外者,如:可全曲押平韻、可重韻、亦可用暗韻。
一、標準譜式:八句 四◎七◎七◎三○三○四◎四◎七◎
本曲譜式:八句 四◎七◎七◎三○三○四◎四◎七◎
  結論:押韻處與標準譜式相合,無出韻,全曲平、去通押。
二、韻腳:時、次、兒、刺、司、事,共六字。
三、韻部:支思韻。
韻腳:
句數 一 二 三 六 七 八
韻字 時 次 兒 刺 司 事
聲部 平 去 平 去 平 去
韻部 支思
備註 本句聲律均符合北曲新譜標準格式,並無出律情形。


六、 作法

1. 沒半盞茶時◎
   去上平平◎

2. 求和到兩回三次◎
  平平去上平平去◎

3. 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上平去去上平平◎

4. 教那廝越粧模○
   去平平○

5. 越作勢○
  去上去○

6. 盡場兒調刺◎
  上平 平去◎

7. 他道你怕見官司◎
  去去平平◎

8. 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平平去上平平去◎

(一)對句分析:
第四句、第五句為合璧對。
第六句、第七句為合璧對。

(二)架構分析:
  【粉蝶兒】是「四◎七◎七◎三○三○四◎四◎七◎」的句式。前三句就對方不斷求和作譏諷,中間三句寫對方死對頭粧模作勢、盡場調刺的囂張作為,後兩句則寫死對頭譏嘲對方的可惡嘴臉。第一、二、三句不作對句,第一句述短時間內,第二句扣著上一句的短時間,以兩回三次反襯出對方的不斷求和,再接第三句「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之譏諷。承上對方的示弱行為而引出死對頭的反應,第四句「越粧模」、第五句「越作勢」及第六句「盡場調刺」。最後將上述作一收束,承對方示弱反應而來,續述死對頭之囂張言行「他道你怕見官司」的第七句、「拿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的第八句。描繪了對方與其死對頭的互動結果,並刻畫出死對頭的可惡形象。

七、 曲話

  一大早學弟就敲我MSN,這麼早我們這組也只有我和學弟在線上,心想他應該是報告遇到什麼瓶頸想要找人討論看看吧!他打了聲招呼後說:「不要做了!我們去D棟九樓。」我問:「去幹嘛?」「我們去跳樓自殺。」學弟說。哈哈哈!打從新大樓一蓋好我就想過建那麼高,真是給大學生自殺的好地方。我想他真是做到抓狂了,我也是差不多的狀態,前三天加起來睡不到八小時,其中一天只睡了半小時,做到沒太陽也沒月亮,整個世界就只剩曲選大報告,時間是什麼都已不知道。

  兩個抓狂的人碰上了就是一起發瘋,我想了一下說:「沒別的辦法嗎?」學弟說:「那我們去跳外雙溪。」「現在冬天耶!太冷了。」我回他。「那去研究室前上吊,以後我們就變成學弟妹的革命先烈,電梯一打開就會看到我們的銅像。」學弟說。我起鬨回他:「這個好、這個好!」這時學弟突然清醒過來說:「我是不是做報告做到發瘋了?」

  是啊!讓我回想起從前在安親班打工的日子。每天那些小學生一下課就被送到安親班,其實安親班的最主要作用不在教育,而在監督。小朋友們被關在安親班裡,沒別的地方可去,沒別的事可做,能做的就是在安親班老師的監督下乖乖把學校老師交待的作業做完,而安親班老師是奉小朋友家長之命。有一天我奉命擔任安親班劊子手老師的角色,進刑房之前老闆還特地走過來說:「家長說沒把作業寫完不准讓他回家。」被行刑的有兩個小男孩,其中一個作業比較少,寫完就先走了,剩下的那個小男孩只能以羨慕的眼神目送他離去。過了許久他終於把作業寫完了,我為他也為自己感到開心,我們都能回家了。沒想到,這時他拿出了另一份作業,我心中大驚:「還沒完哪?」這份作業是畫圖,他畫沒多久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直說:「我不想活了!我好想死!我不想活了……。」真沒想到畫畫是這麼痛苦的一件事,我寄予深切的同情,可是孩子你說能怎麼辦呢?

  小男孩的心情我完全能夠體會,想學弟應如是。不過鼻涕、眼淚擦一擦,事情最後還是做完了呀!付出總會得到回報的吧!「做完了還被當再說吧!」發瘋的我跟發瘋的學弟說。「加油!」我們彼此互相勉勵說。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互動,一來一往間有什麼結果絕不會是單方面造成的,這麼一想,對待他人的任何舉動都應該更審慎不是嗎?




第四折
本曲:
【石榴花】
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與孫員外甚宗支◎只待要興心啜賺俺潑家私◎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品竹調絲◎被咱家說破他行止◎因此上索垢尋疵◎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平空的揣興這個罪名兒◎

一、 宮調、曲牌

(一)宮調
  本首宮調屬中呂宮,依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認為其聲情為高下閃賺,表達之情感激動。而據鄭騫《北曲套式彙錄詳解》:『中呂宮,其律為夾鐘,其聲為宮,宋燕樂名之為中呂宮,北曲仍之。唱論云:中呂唱「高下閃賺」。簡譜云:笛色用小工調,或尺字調。』

(二)曲牌
根據鄭因百《北曲新譜》可知,【石榴花】可用於散套、雜劇中,亦入正宮。









二、 字數

  每首小令之字數,根據曲譜顯示,皆有一定,稱之為本格正字,…除本格外,其餘多出之字即稱為襯字。

本曲:
【石榴花】
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與孫員外甚宗支◎只待要興心啜賺俺潑家私◎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品竹調絲◎被咱家說破他行止◎因此上索垢尋疵◎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平空的揣興這個罪名兒◎

北曲新譜:
【石榴花】西廂記雜劇 王德信
太師一一問行藏◎小生仔細訴衷腸◎自來西洛是吾鄉◎宦遊四方◎寄居咸陽◎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平生正直無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石榴花】共八十字,與北曲新譜譜式的五十三字相較,多出了二十七字。

分析:

本曲第一句 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
聲律 平上去去去平平上上平平
北曲新譜 太師ㄧ一問行藏
聲律 十平十仄仄平平
分析 第一句「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取七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汴梁城裏謊喬廝」。其中汴梁、城裏、喬廝為不可再分割之詞組,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謊」亦不可為襯字。所以襯字為「他兩個是」。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他兩個是」。故此句的襯字為「他兩個是」四字。
3.就平仄而言:
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
本曲譜式:平上去去去平平上上平平
標準譜式:    十平十仄仄平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汴梁城裏謊喬廝」。
此句的襯字為「他兩個是」。
結論:本句當為「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他兩個是」四字為襯字。

本曲第二句 與孫員外甚宗支
聲律 上平平去去平平
北曲新譜 小生仔細訴衷腸
聲律   十仄仄平平
分析 第二句「與孫員外甚宗支」取五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員外甚宗支」。其中員外、宗支為務頭,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甚」亦不可為襯字。所以襯字為「與孫」。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與孫」。故此句的襯字為「與孫」兩字。
3.就平仄而言:
與孫員外甚宗支
本曲譜式:上平平去去平平
標準譜式:  十仄仄平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員外甚宗支」。
此句的襯字為「與孫」。
結論:本句當為「與孫員外甚宗支」,「與孫」兩字為襯字。

本曲第三句 只待要興心啜賺俺潑家私
聲律 上上去去平上去去上平平
北曲新譜 自來西洛是吾鄉
聲律 十平十仄仄平平
分析 第三句「只待要興心啜賺俺潑家私」取七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興心啜賺潑家私」。其中興心、啜賺、家私為務頭,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潑」亦不可為襯字。所以襯字為「只待要」、「俺」。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只待要」;所謂句中,即句中音節停頓處,故其襯字亦容易出現在音節縫隙較寬處、句字分段處,「俺」即為出現句中音節停頓處。故此句的襯字為「只待要」、「俺」四字。
3.就平仄而言:
只待要興心 啜 賺俺 潑 家私
本曲譜式:上上去去平(入作上)去去(入作上)平平
標準譜式:   十平 十 仄  仄 平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興心啜賺潑家私」。
此句的襯字為「只待要」、「俺」。

結論:本句當為「只待要興心啜賺俺潑家私」,「只待要」、「俺」四字為襯字。

本曲第四句 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
聲律 上去平去上去平平去去
北曲新譜 宦遊四方
聲律 十十仄十
分析 第四句「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取四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花街酒肆」。其中花街、酒肆為不可再分割之詞組,為務頭處,不可為櫬字。所以襯字為「每日家哄的去」。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每日家哄的去」。故此句的襯字為「每日家哄的去」六字。
3.就平仄而言:
每 日 家哄 的 去花街酒肆
本曲譜式:上(入作去)平去(入作上)去平平去去
標準譜式:       十十仄十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花街酒肆」。
此句的襯字為「每日家哄的去」。
結論:本句當為「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每日家哄的去」六字為襯字。

本曲第五句 品竹調絲
聲律 上上平平
北曲新譜 寄居咸陽
聲律 十十平平
分析 第五句「品竹調絲」共四字,經比對與標準字數同。
1.就平仄而言:
品 竹 調絲
本曲譜式:上(入作上)平平
標準譜式:十 十 平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品竹調絲」,無襯字。
結論:本句當為「品竹調絲」,無襯字。

本曲第六句 被咱家說破他行止
聲律 去平平上去平平上
北曲新譜 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
聲律    十平仄仄平平去
分析 第六句「被咱家說破他行止」取七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咱家說破他行止」。其中咱家、行止為不可再分割之詞組,為務頭處,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說破、他亦不可為襯字。所以襯字為「被」。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被」。故此句的襯字為「被」字。
3.就平仄而言:
被咱家 說 破他行止
本曲譜式:去平平(入作上)去平平上
標準譜式: 十平 仄 仄平平去
與標準譜式不符,律不合。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咱家說破他行止」。
此句的襯字為「被」。
結論:本句當為「被咱家說破他行止」,「被」一字為襯字。

本曲第七句 因此上索垢尋疵
聲律 平上去上上平平
北曲新譜 五旬上因病身亡
聲律 十十十十仄平平
分析 第七句「因此上索垢尋疵」共七字,經比對與標準字數同。
1.就平仄而言:
因此上 索 垢尋疵
本曲譜式:平上去(入作上)上平平
標準譜式:十十十 十 仄平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因此上索垢尋疵」,無襯字。
結論:本句當為「因此上索垢尋疵」,無襯字。

本曲第八句 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
聲律 平上去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去
北曲新譜 平生正直無偏向
聲律 十平十仄平平去
分析 第八句「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取七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公門踪跡何曾至」。公門、踪跡為務頭,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何曾至亦不可為襯字。所以襯字為「他道俺哥哥」。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他道俺哥哥」。故此句的襯字為「他道俺哥哥」五字。
3.就平仄而言:
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
本曲譜式:平上去平平平平平入平平去
標準譜式:    十平十仄平平去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公門踪跡何曾至」。
此句的襯字為「他道俺哥哥」。
結論:本句當為「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他道俺哥哥」五字為襯字。

本曲第九句 平空的揣興這個罪名兒
聲律 平平上上上去去上平平
北曲新譜 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聲律    十仄仄平平
分析 第九句「平空的揣興這個罪名兒」取五字。
1.就意思而言:
此句的主要意思應為「揣興罪名兒」。罪名兒為務頭,不可為櫬字。再以整句意思的完整而言,揣興亦不可為襯字。所以襯字為「平空的」、「這個」。
2.就襯字出現之處而言:
鄭因百先生云:「襯字只能加於句首及句中。」以此句而言,句首即為「平空的」;所謂句中,即句中音節停頓處,故其襯字亦容易出現在音節縫隙較寬處、句字分段處,「這個」即為出現句中音節停頓處。故此句的襯字為「平空的」、「這個」五字。
3.就平仄而言:
平空 的 揣興這個罪名兒
本曲譜式:平平(入作上)上上去去上平平
標準譜式:    十仄  仄平平
與標準譜式符合,合譜。
4.結論:
此句的本格正字為「揣興罪名兒」。
此句的襯字為「平空的」、「這個」。
結論:本句當為「平空的揣興這個罪名兒」,「平空的」、「這個」五字為襯字。



三、 句數

  每支小令皆有其固定之句數,多於本格之標準句數,謂之增句格,少於標準句數,謂之減句格;亦有所謂「又一體」者,非增句亦非減句,只是同一曲牌之不同格式而已。 以鄭因百先生《北曲新譜》為標準譜式:

本曲句數 九句: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
北曲新譜句數 九句: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
增句 無
減句 無
又一體 無
結論 經比對,此首【石榴花】的句數和標準譜式的句數相同,故為標準句數,是正格。



四、 句式

一個調子本格所具有的句子,其每句之字數和音節形式。
本曲句式:
九句: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
北曲新譜句式:
九句: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

句次 本曲 北曲新譜 比對結果
一 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 4/3 太師ㄧ一問行藏 4/3 合譜
二 與孫員外甚宗支 2/3 小生仔細訴衷腸 2/3
合譜
三 只待要興心啜賺俺潑家私 4/3 自來西洛是吾鄉 4/3
合譜
四 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 2/2 宦遊四方 2/2 合譜
五 品竹調絲 2/2 寄居咸陽 2/2 合譜
六 被咱家說破他行止 4/3 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 4/3
合譜
七 因此上索垢尋疵 3/4 五旬上因病身亡 3/4 合譜
八 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 4/3 平生正直無偏向 4/3
合譜
九 平空的揣興這個罪名兒 2/3 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2/3 合譜

結論:本曲【石榴花】共九句,句式皆合譜。

五、 聲律及韻律

(一)聲律

  聲律定義是指平、上、去、入四聲運用的規律。以下用表格方式討論之(皆除去襯字):

句次 北曲新譜曲文 自選曲曲文 北曲新譜四聲 自選曲四聲 結論
一 太師一一問行藏 汴梁城裏謊喬廝 十平十仄仄平平 去平平上上平平 合譜
二 仔細訴衷腸 員外甚宗支 十仄仄平平 平去去平平 合譜
三 自來西洛是吾鄉 興心啜賺潑家私 十平十仄仄平平 平平(入作上)去(入作上)平平 合譜
四 宦遊四方 花街酒肆 十十仄十 平平去去 合譜
五 寄居咸陽 品竹調絲 十十平平 上(入作上)平平 合譜
六 禮部尚書多名望 咱家說破他行止 十平仄仄平平去 平平(入作上)去平平上 律不合
七 五旬上因病身亡 因此上索垢尋疵 十十十十仄平平 平上去(入作上)上平平 合譜
八 平生正直無偏向 公門踪跡何曾至 十平十仄平平去 平平平(入作上)平平去 合譜
九 四海一空囊 揣興罪名兒 十仄仄平平 上上上平平 合譜

  此曲經由與標準譜式比對之結果,發現第六句的第七個字與標準譜式不同,試舉二十例將出律句之字作比較。
(結論判準為1:1可,2:3尚可,3:7出律)

第六句 出處 曲文 第七字
/四聲
標準曲 王德信(西廂記) 禮部尚書多名望 望/去
自選曲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 咱家說破他行止 止/上
例一 姚守中(朱訴冤) 借問氣喘因何故 故/去
例二 王仲元(秋怨) 困騰上馬嬌無力 力/去
例三 鄭光祖(倩女離魂) 時便許做東床婿 婿/去
例四 馬致遠(馬丹陽三度任風子) 婆娘婦女誇賢會 會/去
例五 馬致遠(江州司馬青衫淚) 意中只待頻悊刮 刮/入作上
例六 李唐賓(李雲英風送梧桐葉) 狀元高點玉鞭梢 梢/平
例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 幾乎險被先生饌 饌/去
例八 紀君祥(冤報冤趙氏孤兒) 穿珠帶玉良家婦 婦/去
例九 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 濟貧拔富王員外 外/去
例十 無名氏(心猿意馬) 今朝醉倒明朝又 又/去
例十一 關漢卿(關張雙赴西蜀夢) 捨了向前先攙過 過/去
例十二 朱凱(昊天塔孟良盜骨) 太君有人相欺壓 壓/入作去
例十三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 兒都是親那個疏 疏/平
例十四 楊梓(承明殿霍光鬼諫) 生舍死沙場上戰 戰/去
例十五 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 用建中湯去附子 子/上
例十六 宮天挺(死生交范張雞黍) 脫喪服手腳張狂 狂/平
例十七 王子一(劉晨阮肇誤入桃源) 前便喚咱兒名諱 諱/去
例十八 高文秀(楚昭王疏者下船) 不關親者當身故 故/去
例十九 王實甫(四丞相高會麗春堂) 從來那撚無凝滯 滯/去
例二十 吳昌齡(張天師斷風花雪月) 東籬下滿飲金卮 卮/去
結 論 平:上:去=3:2:15
故「止」字出律

(二)韻律

  曲中協韻之規則,較詞韻為寬。北曲中可平、上、去、入「四聲通押」,亦可平、上、去「三聲通押」。南曲中可平、上、去「三聲通押」,亦可
「入聲獨押」。
  押韻規則亦有例外者,如:可全曲押平韻、可重韻、亦可用暗韻。

一、標準譜式:九句 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
本曲譜式:九句 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
  結論:押韻處與標準譜式相合,無出韻,全曲平、去通押。
二、韻腳:廝、支、私、肆、絲、止、疵、至、兒,共九字。
三、韻部:支思韻。

韻腳:
句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韻字 廝 支 私 肆 絲 止 疵 至 兒
聲部 平 平 平 去 平 上 平 去 平
韻部 支思
備註 本句聲律均符合北曲新譜標準格式,並無出律情形。





六、 作法

1. 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
   去平平上上平平◎

2. 與孫員外甚宗支◎
   平去去 平平◎

3. 只待要興心啜賺俺潑家私◎
   平平上去 上平平◎

4. 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
   平平去去◎

5. 品竹調絲◎
  上上平平◎

6. 被咱家說破他行止◎
   平平上去平平上◎

7. 因此上索垢尋疵◎
  平上去上上平平◎

8. 他道俺哥哥公門踪跡何曾至◎
   平平平上平平去◎

9. 平空的揣興這個罪名兒◎
   上上 上平平◎

(一)對句分析:
第四句和第五句為合璧對。

(二)架構分析:
  【石榴花】是「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的句式。前五句述兩人為人品行。第一、二句「他兩個是汴梁城裏謊喬廝」和「與孫員外甚宗支」寫兩人名聲與交好對象;第三、四、五句續論兩人散盡家財以玩賞,到「花街酒肆」、「品竹調絲」。後四句作一轉折,述被說破行止後的作為。第六、七句承上敘述被說破行止,下開其後作為「因此上索垢尋疵」。第八、九句述不曾打過官司而平空揣興罪名。除第四、五句外,皆不做對句,將紛爭發生之經過緣由作一交代。
七、 曲話

  曲選大報告在做,課還是得上,今天上的是詞選課。

  詞選老師今天依然很快樂,她說她看到學生的單純就打從心裡感到開心,看到學生的單純就覺得自己也變年輕了,這就是她喜歡教書的原因。然後,講課到一半,不知怎麼的又對我們訴說起來:「唉!我現在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此話一出,馬上引起廣大迴響:「我們也是啊!」老師很驚訝的說:「蛤?你們還這麼年輕時間就不夠用了?」這時回應聲紛紛四起:「對啊!有某某作業還有某某作業還有某某作業。」

  老師這時說了一句非常有人性的話:「唉呀!真不應該出那麼多作業啊!大學生很重要的是作夢,應該多留一點時間作夢。」詞選老師接著說:「去告訴你們的老師,國畫裡邊有一個東西很重要,那是什麼?留白!」語畢,歡呼、掌聲齊起。

  年輕人夢還是有作的吧!不過想是噩夢做得比較多。留白?不是有句話說:「年輕不要留白。」

  說得好!詞選老師又發派了兩份作業下來。下面留白。









第四折
本曲:
【上小樓.么篇】換頭
活時節一處活◎死時節一處死◎咱兩個協羅廝鑽○尾毛廝結○打會官司◎一任你○百樣兒○伶牙俐齒◎怎知大人行會斷的正沒頭公事◎

一、 宮調、曲牌

(一)宮調
本首宮調屬中呂宮,依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認為其聲情為高下閃賺,表達之情感激動。而據鄭騫《北曲套式彙錄詳解》:『中呂宮,其律為夾鐘,其聲為宮,宋燕樂名之為中呂宮,北曲仍之。唱論云:中呂唱「高下閃賺」。簡譜云:笛色用小工調,或尺字調。』

(二)曲牌
根據鄭因百《北曲新譜》可知,【上小樓】可用於小令、散套、雜劇中,亦入正宮。有么篇換頭,小令不用,套數宜用。么篇換頭首兩句各換為三字,餘同始調。作小令不用么篇,作散套雜劇宜用么篇,不用者居少數。王敬甫小令四首只用么篇,不用始調,秋胡戲妻劇亦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rasheep 的頭像
    florasheep

    florasheep

    flora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