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與詩>--俞平伯

我在樓下寫詩
寫完了
不是我的了
讀了一遍、三四遍後
我也不見了

++++++++++++++++++++++++++++++++++++++++++

張曼娟今天上的
拿來形容寫作的矛盾心情很貼切

我上到這首詩時
腦袋裡浮現出的都是社會學思想
我開始帶著一顆社會學腦袋去唸中文了
要走回感性路線似乎有困難="=
社會學真是伐害感性之學啊!

馬克思看太多
我第一直覺是想到異化(其實這根本的說是哲學)
本質透過外化成為外部活動或產物後
那些活動產物就好像不屬於自己了
因為活動產物回不到自身本質
而人無法再回想其本質是什麼
活動產物與自己分離了
成為另一個個別的東西
異化大致可以這樣說

當然
這首詩照老師的說法不是這個意思
她說的是
作者和閱讀者之間的關係
當作品完成時詮釋權就轉而屬於閱讀者了
以上是她給的詮釋
這個說法有點像尼采說的:「作者已死」
她說只要說得通都可以加以詮釋
不知道被後人曲解作品的作者會不會想爬出墳來?
詩把原意壓縮得太多了
就是這樣主觀
用詩的語言寫東西的人不能奢望有人懂得他

嗯...
話說回來我的怪詮釋
若人的本質不在外化的活動產物裡
那在哪裡?
本質根本是虛無的吧!
我們只好異化自己
不然我們在哪裡
我好像把異化這件事看得太自然了
但好像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不社不中"了
誰來幫我揭露一下表面背後事實的真相?



以上是期中考前唸不下書睡不著覺的胡言亂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orasheep 的頭像
    florasheep

    florasheep

    flora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