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還高三寫的,記不清了。只記得當初興沖沖的寫完,卻一直想不出
該定什麼篇名好。這篇寫故鄉,許多文中所記之景物,現在已不在了。
------------------------------------
遍尋
端午剛過,該正式進入夏天了。
已許久沒下雨,天空終於落下雨來。昨天不過斷斷續續地飄著毛毛細雨
,今天卻下起滂沱大雨。昨晚早早就入眠,因此雨勢究竟是從何時轉為猛烈
,已成謎。我想,也許是從深夜開始的吧!如果從我睜開眼睛開始算起,這
場雨已經下了整個上午。
八點多起床,與平日相較起來,算是起得晚了。從容不迫的享用完早餐
後,我緩步走向浴室,邊洗著手,我的眼光邊飄向窗外,雖然雨下得很大,
不過還是可以清楚看見房子後面的停車場幾乎是空無一車,也不見一整排的
商家有任何一間已開啟鐵門。這種時候有這樣的景象並不足為奇,現代人假
日普遍晚起,沒有遊客,商家也好睡個飽眠,總是要到接近正午時刻一間間
店家才會紛紛甦醒過來。
外頭大雨持續下著,今天的雨聲聽來特別悅耳,這樣緊湊的雨聲,多麼
咄咄逼人,我卻不覺得煩躁,是因為今天是假日的緣故吧!從房間外的落地
窗,可以看到外頭景象。雨帶來的涼爽驅除了悶熱,冷氣不必打開,也有宜
人溫度,為保持空氣流通,我大開了房門。坐在靠近門的椅子上,欣賞著外
頭雨景:窗子外的大樹正在接受雨水的洗禮,我看見它們晃動著身軀,是想
甩乾身軀,還是為了感謝這場洗禮而舞著呢?看來多麼欣喜!
我猜想那是我的錯覺吧!肯定是風吹動著的緣故,或是雨敲擊得它們不
得不晃動起來。但是,我不自覺被這樣的景象媚惑住了,我想走進這場大雨
裡,理智告訴我還得撐著傘。累積多日的煩愁壓得我快喘不過氣,我看見它
們正向我招手,最後,我決定出門走走。
出了巷子,再轉個彎,就是陶瓷老街了。今天的人潮不比平時假日來得
多,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走在老街上,也不聞應該播放著的廣播歡迎聲。
這樣特別的氣氛並不是只有我自得其樂,老街上還漫步著多對情侶。幾年前
的重新規劃,確實讓整個鶯歌鎮煥然一新,不僅陶瓷老街鋪上人行步道、路
的兩旁種上了樹,鎮上重要街道的招牌還統一制定相同款式,就連位於老街
附近的國中、國小也被重新改造。步道兩旁種著沒什麼落葉的樹,聽說是為
了省去麻煩的掃除問題。一致的招牌,比起幾年前的凌亂不一,看來的確是
整齊多了。然而招牌統一的店家,經營模式卻是各有其風格,店家裡的陶瓷
製品形形色色。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麻煩:我的布鞋就要被雨水浸濕了。我決定先到表姊
所開設的咖啡店小憩片刻。推開門,迎接我的除了笑臉以外,還有陣陣濃郁
香氣。店裡僅有一群大學生模樣的年輕男女用著餐。我一向不喝咖啡,但我
點了杯冰咖啡,這是這裡最吸引我的產品。表姊微笑著泡著咖啡。
咖啡送來之前,我享受著玻璃門外的雨景,腦中想著今天店裡點著的是
什麼香氣,上回來這,聽聞客人詢問表姊,表姊的回答是荷花。但荷花的香
氣比今天的香氣淡雅得多。還未理出結論,不到片刻,表姊即帶著親切笑容
純熟的遞上一杯香醇溫潤的咖啡給我。望見佈滿泡沫的玻璃杯,真是美不勝
收,我暫時不去想香精的問題了。
我慢慢啜飲著咖啡,從玻璃杯正上方,望見方才滿佈在咖啡上的泡沫正
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緩緩消失,一個個泡沫逐漸消融在咖啡裡。就在泡沫都要
消失之時,我看見剩下的些微泡沫與還未攪動過的咖啡,形成了渾濁狀態,
我不禁感到一絲絲難過,於是,我用吸管攪動著,冰塊在咖啡裡不斷與玻璃
撞擊,於是,我又看見了更多的泡沫。然而,不知道還有沒有原先送上時,
那些泡沫的存在?原先的,現在的,都溶在一起了吧!
漸漸的,所有泡沫又紛紛被咖啡溶蝕,而在泡沫甫消失時,咖啡色澤顯
得特別悅目。玻璃環繞著咖啡,咖啡好似被一雙透明手臂緊緊擁抱著,手臂
上有泡沫消失後留下的美麗紋路,那是由更細小的泡沫黏附在玻璃上組織而
成,紋路交織的是歲月的痕跡。這樣的景象,也是美的。色澤逐漸又變得混
濁,我趕緊又搖動了吸管。
我的目光在咖啡與雨景中游移。隨著雨勢漸漸轉弱,我發覺越來越少的
咖啡,越難撞擊出美的景象。
杯裡只剩下冰塊,我已經失去想望的那種美,所以付完帳後,我離開荷
花香氣出去尋覓我想要的未知。
我往來時的路走,這樣,我才好將老街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觀察一遍,
我期盼能尋獲些什麼。
那間店看起來特別不一樣。店門前瓷器擺得滿滿,門前上方掛置著醒目
的匾額,上頭題著店名。再往裡看,空間仍幾乎被瓷器佔據。瓷器許多看來
像是被擺放了很久,大小不一的各種瓷器堆積成一疊疊,看來似乎有些凌亂
,卻是亂中有序,像是排好了陣容,要等待哪雙慧眼來挖掘。在一間間裝潢
新穎,擺設簡潔的店家環繞下,這樣的古味不知會被埋沒還是突顯?我看見
國中同學的母親正在裡頭整理著商品。
如果視線對的話,遠遠就可以看到那紅色的細長梯形狀建築物,那是用
一塊塊紅磚堆砌而成的煙囪,古早以前傳統燒窯用它來排放燒製陶瓷時產生
的廢氣。很難想像紅色的它會從那麼高的地方吐出一陣陣煙霧,可惜當下天
空中並沒有雲朵可以讓我誤以為那就是所謂的煙霧。再往煙囪旁的巷子裡走
,可以看到的是一個古隧道窯,入口上方掛著歡迎參觀的牌子。還依稀記得
那對年輕男女手挽著手緩緩步入長長的窯道裡,站在對街的我看到他們一同
在時光中穿越。然而我只是像之前一樣,靜靜站在對街,看著空蕩的窯道(
但又似乎留存了什麼)。
還沒往回走,當我抬頭回望磚紅色煙囪時,才發現雨已經停了。回程路
上,一個男子手拿著一件手拉坏成品從我身旁走過,他看來心滿意足,我猜
想那該是他親手完成的吧!往前沒幾步,就見著了一家供遊客玩陶的手拉坏
教室,那裡只有鐵門,開啟時完全是開放式的。裡頭這時沒幾個人,而正在
製作手拉坏的人,每個看來都極為專注。要完成一件手拉坏作品,確實必須
專心地慢慢隨著拉坏機控制好陶土的形狀,倘若一分心,尤其是生手更容易
使陶土隨著拉坏機的快速旋轉而走了樣。每台拉坏機上都放著一盆泥漿,以
便在旋坏時增加潤滑度之用。
我邊走邊想著:也許當他們的雙手碰觸到泥土時,他們能有接近大自然
的感覺?
隔天傍晚,我下了電車,在火車站月台逗留了一會兒。我看見近在眼前
的西洋式建築物,四周已經雜草叢生,我站在月台只看得到上頭標著「謙記
」,雖然後頭兩字被鐵軌上停著的運水泥火車遮住了,但我知道接著的兩字
是「商行」。如今它看起來真有些陰森,當初這間煤礦公司的盛況,從未存
在我記憶裡,在我記憶裡的,一直是如此荒廢。當初鶯歌的煤礦也像停在鐵
軌上的水泥運送車一樣,被運送到別的縣市吧!望見水泥運送車上標示著「
幸福水泥公司」,令我不禁猜想起運送到不知名縣市的煤礦車上標著的是什
麼。
往右方遠眺看得到鶯歌石。傳說鶯歌石原是隻會吐霧食人的巨鳥,後來
為鄭成功所除。聽說巨鳥的頭部已被鄭成功用大砲打落,但遠眺鶯歌石,它
看起來彷彿望著這個小鎮正敘述著故事。想到鄭成功,另有個相關的傳說:
延平郡王一天率眾兵步行,但因泥土粘黏在草鞋上,士兵紛紛將粘滿泥土的
草鞋脫下後丟棄,最後堆疊成了尖山。雖然傳聞據考證,鄭成功不曾行軍至
鶯歌,但是這樣具神話色彩的傳說,一直深深刻印在鶯歌鎮民腦海裡。
這裡一直在變。如今舊的火車站已經在身後了,看來也與正對著的謙記
商行一樣毫無生氣,仿如鶯歌石一樣沉沉睡去了。
現在沒有下雨,我走在回家路上晚風往我身上吹,風裡摻雜著水分子和
陣陣陶笛聲。我看見路旁的寫生畫家仍為人描繪著畫像﹔因仍有遊客,商家
還營業著。我抬頭望了那古老的煙囪,頓時也發現了滿天的星斗,與地上因
路燈照射而閃著光耀的石道都是一張美麗的星圖。應該是星光、月光和路燈
的光線混在一起將視線都模糊了,一盞盞路燈投射下的一道道細長光線看起
來似曾相識,眼前飄出一個又一個的泡泡,赫然轉頭一看,一間店家裡的小
孩手拿著槍狀玩具,不停製造出新的泡泡……,仿如老街的……。
- Oct 03 Wed 2007 01:26
【舊作】遍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